纺博会动态
中國輕紡城去年成交575億
发布时间:2008-04-04
中國輕紡城去年成交額達575億元,處於歷史發展最快階段。 資料圖片
本報駐浙江辦 梅婷婷
記者近日從中國輕紡城建管委獲悉,亞洲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中國輕紡城,在經歷了升級改造後,於2007年末上交了一份不俗的成績單,新增貿易公司近 500家,新增紡織品經營戶1300多戶,市場註冊經營企業、國(境)外代表機構增加53.8%,全年實現市場成交額574.98億元,處於歷史發展的最快階段。
對於已經來臨的2008年,市場中大多數商戶表示持樂觀態度,「我們計劃將新一年的銷售額再提升20%以上。」國際貿易區的浙江越洋紡織公司負責人黃新華自信地說。
以價格優勢作賣點
據輕紡城建管委有關負責人分析,從國內需求來看,去年內地國民生產總值增長平均10%左右,有效地拉動了紡織品的需求;從國際市場看,雖然人民幣升值、外貿出口退稅下調等對輕紡城的外貿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沒有影響到輕紡城整體成交量;由於紹興縣企業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加快自主創新,使得科技和品牌對市場的貢獻率提高,新型面料生產能力漸漸成熟,且在價格上比其他市場更具競爭力,因而在國內外客商中留下較好的印象。許多原來傾情廣東、江蘇等地的客戶,去年都紛紛轉至輕紡城採購。
另外,有不少經營戶認為,「紡博會」的成功轉型、「中國.柯橋紡織指數」的編製發佈,也有力地提升了中國輕紡城的品牌效應,市場輻射面越來越廣,有力促進了輕紡城成交額的放大。
邁向「國際紡織之都」
據了解,目前中國輕紡城已基本形成了「南部的傳統面料交易升級區、中部的國際貿易區、北部的市場創新拓展區和西部的紡織原料龍頭交易區」四大各具特色的紡織品貿易平台,現有建築面積238萬平方米,擁有1.5萬多間營業用房,經營面料3萬餘種,日客流量達10萬多人次、外商1萬多人,產品銷往世界187個國家和地區,常駐境外代表機構和採購商分別有395家及3500多人。可以說,升級後的「中國輕紡城」正在以一個漂亮的轉身,邁進「國際紡織之都」。
「為了打響轉型後的第一炮,我們決定於4月份的24-26日,在紹興世貿中心舉辦『2008中國.柯橋國際紡織品面輔料暨紡機博覽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博覽會得到了紹興縣政府和各地商戶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面料展位已基本預訂完畢,只有部分紡織機械展位仍在接受預訂中。
此次「紡織品面輔料暨紡機博覽會」將作為「中國(柯橋)國際紡織品博覽會(春季)」前身,於每年的4月份舉辦。「等到時機成熟後,紡博會將以每年兩次的形式,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紡織品商戶提供更廣闊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