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多的知名纺织企业在本届纺博会上尽情展示了各类新产品、新技术,同时,从世界各地赶来的采购商早就瞄准了纺博会上无处不在的合作商机,登记入场的采购商人数和展会成交额连创纺博会新高。令人欣喜的是,参展商和采购商在本届纺博会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收获,展会现场处处可以看到他们采购的热情和热烈洽谈的身影。
纺博 展商篇
意梦缘:平网数码化艺术受青睐
作为纺博会的忠实粉丝,意梦缘这次对自己的特装展位进行精心布展,并重点推出了公司最新研究成果,即平网数码化技术。展会上,前来咨询的客户络绎不绝。
早在两年前,意梦缘便着手研究平网数码化工艺,去年,技术成果EPS平网数码系统逐渐成熟,并率先在诸暨、柯桥等地多家知名企业中得以应用。这一工艺,是在原来的平网印花设备基础上,增加一台自动制网机,提供一套平网数码印花分色系统的电脑软件,即可使原平网印花复杂的调色、分色工艺得以简化,通过系统一键分色,不但可以节省劳动力和生产原料,而且可以改善工艺效果,使平网印花能表现出数码印花的效果。
昨日,滨海一印染厂负责人向意梦缘作详细咨询后,了解到平网印花数码化改造后,产品利润空间大,而且品种不受限制,当场与意梦缘签订了服务合同。
宏华数码:见证数码产业的发展
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研发生产数码印花的企业,也是柯桥纺博会的铁杆展商。随着数码印花技术的越来越普及,今年,宏华的展位上客户一拨又一拨,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绍兴区域经理郭敬华说,我们可谓见证了数码产业的发展。
早在1998年,宏华就着手研发数码印花设备了,刚开始,数码印花技术还没有普及,宏华花大力气进行推广,也鲜有人问津。然而,今年,情况完全扭转过来,主动前来咨询的客户不计其数。
不少客商了解到数码印花机如今一天可以生产两三千米,墨水等原料价格也直线下降,数码印花的成本渐渐与传统平网越来越接近后,对此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现场,宏华的技术人员耐心地为客户作讲解,客户则仔细询问,认真倾听。
“这些都是我们的潜在客户,纺博会结束后,有的估计就会下单。”郭敬华告诉记者,宏华数码印花设备在柯桥有不少客户,而这些客户,大多正是通过纺博会结识的。
新得丝:“参会”利己又利市


漂亮的蕾丝,别致的手工绣,200多款绣花面料给人感觉精致又时尚……这是浙江新得丝纺织服饰有限公司展出新品给人的第一印象。
面对众多采购商的询价,公司老总Haroon颇为自得。他说,公司自从1992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生产高端绣花面料,现在土耳其、美国、巴西等国家都是其主要出口国。近年来,纺织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寒冬”。受大环境影响,“新得丝”的生意同样被波及。不过,Haroon说,只要产品的品质好,不愁没有卖家。凭借如此经营思维,“新得丝”近年来的生意发展势头保持得很不错。
今年,为了更好开发国外市场,Haroon还专门高薪聘请了来自印度和韩国的设计师“坐镇”。在两位新任设计师的努力下,公司最近开发的水溶绣等产品市场反应都不错。
作为本地企业,“新得丝”近年来几乎每年都以“特装”展位亮相。“更多的优质面料供应商参加纺博会,才能吸引更多的买家前来参观、采购,这也是本地企业展示柯桥纺织形象和实力的平台。”Haroon说,参展一方面是为了扩大知名度、寻找新客源,另一方面,也希望尽供应商的一份力量,他希望本地企业和柯桥面料市场能在良性互动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甜梦家纺:
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绍兴县梦甜家纺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产窗帘窗纱面料及成品、家纺面料等产品的公司。近年来,纺织品外贸行业日趋严峻,而内销市场则蒸蒸日上,“甜梦家纺”恰恰抓住了这把机遇。
该公司负责业务的韩经理透露,作为一家生产型企业,过去几年,公司埋头做内销市场,近年来,保持着每年60%的增幅在发展。
在尝到内销甜头的同时,“甜梦家纺”希望进一步拓展市场。过去几年,“甜梦家纺”也曾开通网站、在专业纺织网站上设立店铺等方式涉足网上市场,不过当时多本着宣传的目的,而没有过多考虑以此为平台,进一步拓展业务。
“网上的市场太大了,真的不能错过。”在纺博会期间,韩经理参加了中国轻纺城“万名电商”人才培训之后,惊叹于自己在发展电子商务领域的“落后”。
“我们有很强的生产能力,良好的产品,这是最大的优势。”韩经理透露,做惯了面对面的生意,虽然对网络市场不熟悉,但是非常看好这一块新兴市场。今年,“甜梦家纺”将在网络市场上大干一场。接下去,他们将进一步研究电子商务领域,并针对性调整经营思路。
大有纺织:公司从未停止进步

从个体户到注册贸易公司,再从单纯贸易公司升级为研发型企业,绍兴县大有纺织品有限公司的每一次转身都走得非常“帅”,恰如其分到把握住了面料市场的每一次转型。这背后是总经理林雪平的心血。
在本次纺博会现场,“大有”的展位非常时尚,又颇具个性。这里即展出了提花、蕾丝、针织等将近500款最新面料,甚至还挂出了将近100件成衣,让很多哪怕不懂纺织的人也感受到了面料和服装之美。
林雪平说,现在面料行业的整个大气候不好,但是她相信凭产品创新,能让“大有”走得更远。在看到单纯的面料买卖利润日薄,林雪平开始埋头搞研发。
为了做好产品创新,她几乎每个月都会出国,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感受时尚和潮流,积极吸收各类流行趋势的养分,并通过她对国内市场的理解,把创意展现到产品中。凭着多年对于市场的嗅觉,现在“大有”每年的产品都早于国内市场“一拍”,市场反响热烈。
林雪平笑言,可能普通面料商还在为订单发愁,她现在已经开发好了2015春夏的各款面料。因为林雪平心里认定:“大有”搞研发创新这条路,肯定没错!(柯桥日报)